中風患者復健
什麼是腦中風?
腦中風是腦血管阻塞或自發性破裂而造成腦部功能失常的疾病。
腦中風有哪些種類?
一、
缺血性腦中風:因血管阻塞造成,其中有兩種類型:
1.
腦栓塞:因身體其他地方產生栓子而隨血流進入腦循環而引起血管阻
塞。栓子來源可由心臟或其他顱外大血管所形成。
2.腦血栓:因腦血管硬化狹窄而導致阻塞。
二、
出血性腦中風:非外傷性血管破裂而造成,佔中風患者20-30%,主要
是由高血壓引起。依其出血型態可分為:
1.
腦內出血:血塊形成在腦組織內,因此可造成不同程度之神經缺損。
2.
蜘蛛膜下腔出血:出血部位主要在腦實質外,蜘蛛膜下腔內。
腦中風的警訊有哪些?
1.
突然臉部、手、腳麻木 (病徵出現在單側者,尤其要注意!)
2.
突然意識混亂、口齒不清、理解不能
3.
突然一眼或雙眼視力不明
4.
突然暈眩,無法站立或行動 (若合併複視、吞咽困難或咬字不清,更要馬上就診。)
5.
突然爆發前所未有之劇烈頭痛
以上的急性徵象出現時,可能發生腦中風,必須盡快就診。
如何評估是否中風了呢?(FAST測試)
1.
微笑測試:叫病人微笑或露出牙齒,看嘴角有無歪斜。
2.
舉手測試:叫病人雙眼閉合,雙手手心朝下,要求病人閉眼,伸直手臂30秒。如果病人中風,您可能會看到一隻手臂緩慢下移。
3.
言語測試:請病人說話或讀報紙,看是否流暢。並問病人簡單的問題(今天星期幾?姓名?),看他們是否能回答。
若上述三項測試有任何一項異常,且為新症狀,中風之機率為72%;若三項
測試均異常時,機率為85%。
腦中風之緊急處理為何?
1.
盡可能問清楚發病時間 (缺血性中風兩個小時之內到院,並在3小時內作完檢查的話,有可能可以接受血栓溶解劑之治療,8小時內可用機械取栓術) 。
2.
不要餵食任何東西或藥物 (包括降血壓藥物) 。
3.
解開束緊的衣物並保持呼吸道暢通。
4.
撥打119盡快送醫。
腦中風的症狀與預後
中風常會造成以下不同程度的運動及感覺障礙或其他併發症:
1.
運動功能缺失:半側偏癱、肌肉張力異常、肌力不足、協調性差、運動失調、姿勢控制不佳。
2.
感覺缺失:感覺麻木、異常或喪失。
3.
知覺缺失:視野缺失、半邊忽略。
4.
認知缺失:注意力、定向感、判斷力、記憶力變差。
5.
語言問題:失語症(說不清楚、聽不懂)。
6.
心理層面問題:個性、行為的改變、憂鬱、焦慮、恐慌、抑鬱、無病識感等。
7.
社交互動問題:因生理失能而缺乏社交活動,進而造成心理上的影響
8.
其他如日常生活功能、工作、休閒娛樂等問題。
中風患者的預後因人而異,一般而言,中風後三個月內是恢復最快速的時期,之後會逐漸變慢,直到六個月達到平原期,未來仍有進步的空間,只是進步程度較為緩慢。越早期接受復健,越能恢復到接近發病前的狀態。
中風復健的目的:
1.
改善中風後的運動功能缺失,以增進肢體的神經控制,增加或維持肌力與肌耐力,抑制不正常張力,改善不良動作模式。
2.
改善感覺缺失,增進平衡感,促進坐姿、站姿平衡。
3.
訓練日常生活動作、輔具使用、行走步態訓練,以提高生活品質。
4.
加強心肺耐力訓練,以維持日常生活之體能需求。
5.
減少中風患者因軀幹肢體控制能力喪失後,伴隨而來的肌肉疼痛。
6.
日常生活活動訓練,幫助患者達到日常功能自理的目的。
7.
上下樓梯訓練,減少患者因移位功能造成的失能。
8.
居家復健運動衛教。
9.
維持復健成果。
10. 預防中風後續發性殘障的發生。